初次就业时间是指 个人自毕业之日起首次进入职场的时间。这个时间点对于计算工龄、确定工资、享受社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具有重要意义。初次就业时间的确定通常依据以下几种情况:
实际用工之日: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因此实际开始工作的日期即为初次就业时间。
招工录用手续之日: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以办理招工录用手续之日作为认定依据。
首次工资定级表日期:
有些情况下,初次就业时间以档案中首次工资定级表中标明的参加工作时间为准。
社保缴纳起始时间:
部分地区规定,初次就业时间以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地缴纳社会保险起始月的最后一天为准。
毕业时间:
对于毕业时社保已处于在缴状态的情况,初次就业时间可以以其学历证书上载明的毕业时间为准。
无社保缴纳记录和劳动关系:
在读最高学历期间,如果没有社保缴纳记录和劳动关系,最高学历毕业后即可视为初次就业。
综合以上信息,初次就业时间主要依据个人实际进入职场的时间点来确定。建议咨询当地人社局或查阅个人档案中的相关记录,以获取最准确的初次就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