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量化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
就业数量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例如,设定为5500万人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就业结构
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至一定比例。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度:提高至一定水平。
劳动者素质
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90%。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2015年翻一番。
就业质量
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劳动保障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创业与带动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
风险应对能力
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其他指标
失业总体状况(失业率、失业人员数量)。
失业者现实情况(失业者结构、失业持续期、失业者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水平)。
就业状况(就业数量、就业增长率、就业结构、劳动参与率、就业弹性等)。
失业、就业状况预期(劳动力供给预期、劳动力需求预期)。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目标的全面性和可衡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