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励志句子 > 搬迁群众就业怎么做

搬迁群众就业怎么做

时间:2025-02-24 09:20:34

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 建立劳务公司、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社区工厂、提供灵活就业平台、鼓励自主创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等。以下是具体措施:

成立劳务公司:

县级层面出台系列鼓励激励群众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所有搬迁社区均成立了劳务公司,负责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宣传政策、组织培训、推送岗位、引导就业、服务维权等工作,为搬迁群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

壮大社区工厂:

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重点镇建设,大力发展毛绒玩具文创产业集群、电子线束产业集群、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建立“小区微工厂”:

就近搭建就业平台,打造微工厂,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收。

打造“零工驿站”:

设立零工驿站,探索灵活就业模式,把手工生产放到群众家里,公司定时上门回收,提供订单式培训,解决社区零散劳动力的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

利用安置区地处市区的优势,开发闲置商铺资源,建设农贸市场和美食一条街,提供创业贷款贴息、创业经营税收减免、创业扶持资金等政策,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

完善就业机制:

落实“点对点”落实政策、“人对人”就业包保服务,加强沟通协作,确保易搬户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健全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人社+村居”便民服务工作模式,推进安置点就业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加强就业服务:

推动易搬劳动力就业政策落实,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提高搬迁群众技能水平,设立就业“幸福里”社区党员先锋服务岗,织密就业服务体系。

跟踪服务外出务工群众:

保障就业权益,解决“忧薪事”,当好“贴心人”,建立全覆盖的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和档案,跟踪做好服务工作。

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围绕企业需求,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创建培训品牌,扎实开展高质量的技能培训。

强化产业培育:

不断扩大就业容量,通过落实场地免租、税费减免等政策,利用安置房楼下商铺的资源为创业者铺通“绿色通道”。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滇ICP备2023009294号-121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