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工龄计算主要依据其 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具体来说:
缴费年限计算:
灵活就业人员的工龄按照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年限计算,缴费满一年可折算为一年工作年限,即工龄。
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过去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过,且这些单位尚未纳入养老保险缴费体系,那么这段工作年限应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具有相同的价值。
退休年龄:
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为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达到这一年龄且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可以办理退休。
养老金计算: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
\text{基础养老金} = \left( \frac{\text{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right) \times \text{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times 1\%
$$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的工龄主要依据其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计算,缴费一年按一年计算。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也计算为工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15年的,可以办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