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就业进度月报时,请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定填报单位
填表单位需盖章确认,确保信息的正式性和准确性。
填写基本信息
填表时间:填写报告期间的最后一天。
毕业生总数:统计截止到填表时间的毕业生总数。
毕业生签约率:计算并填写毕业生签约的比例。
举办招聘会次数:统计报告期内举办的招聘会次数。
单位数量变化:统计报告期内新增、持平或下降的单位数量。
岗位数量变化:统计报告期内新增、持平或下降的岗位数量。
用人单位宣讲会次数:统计报告期内举办的用人单位宣讲会次数。
就业困难的主要专业:列出就业困难突出的专业领域。
详细数据收集
年初至报告期末城镇新就业人数:统计报告期内新增的城镇就业人数。
累计自然减员人数:统计报告期内因退休、离职等原因减少的城镇就业人数。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计算并填写报告期内新增的城镇就业人数。
单位就业人数、灵活就业人数、个体私营就业人数:分别统计不同类型的就业人数。
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人数、大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就业转失业人员就业人数:分别统计特定群体的就业人数。
就业困难对象人数:统计包括4050人员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人数。
在乡镇以外务工农村劳动力人数、在省以外务工农村劳动力人数:分别统计农村劳动力的务工地点。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新增劳务输出人数、向省以外输出人数:分别统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情况。
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总个数、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个数、就业登记人次数、被用人单位招用的就业登记人次数、自雇型就业的就业登记人次数、灵活就业或自由职业者的就业登记人次数、失业登记人次数、城镇新成长失业人员失业登记人次数、大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生失业登记人次数、就业转失业人员失业登记人次数、农村劳动力失业登记人次数、其他失业人员失业登记人次数:分别统计就业和失业相关数据。
数据汇总与分析
根据表格关系进行数据汇总,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对就业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就业率、招聘会效果、用人单位需求等。
审核与签章
确认所有数据无误后,由单位负责人、处(科)负责人和制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填写报告的日期。
附件与支持材料
如有召开招聘会、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需提供相关支撑材料。
请根据最新的就业进度月报要求和相关指导文件进行填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