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与职工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参保强制性
职工:社保是单位强制缴纳的,只要干一天活,单位就得帮职工交社保。
灵活就业:参不参加社保完全取决于个人。如果收入稳定,愿意参保就可以,但没有强制性要求。
缴费比例
职工: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分担,单位缴纳16%,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方面,单位职工的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是10%,而灵活就业人员是8.5%。
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是按20%缴费,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略低一些,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灵活就业人员是8.5%。
险种选择
职工: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
灵活就业:可以自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同时根据新修订的《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灵活就业人员不纳入失业保险的参加人群范围。
退休年龄
职工:女性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
灵活就业:女性通常为55岁退休。
补缴政策
职工:如果错过了某个月的社保,没交可以补交,只要提供工资单和工作证明,单位也能帮你补上,当然,补缴时可能需要交一些滞纳金。
灵活就业:一般没有办法补缴过去错过的月份,除非特殊政策年,比如2020年、2022年那样有过一次性补缴的情况。
费用承担
职工:社保费用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灵活就业:社保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
收入稳定性
职工:通常享有稳定的收入及福利待遇。
灵活就业:收入依据工作成果计算,具有较大的弹性。
职业发展
职工:有望获得更多晋升机会。
灵活就业:需自主开拓市场与人脉资源。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与职工在参保强制性、缴费比例、险种选择、退休年龄、补缴政策、费用承担、收入稳定性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灵活就业者需要自行选择和承担社保费用,且通常没有单位提供的稳定收入和福利待遇,但在职业发展和时间安排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