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业地的填写应参照以下指南:
生源地填写
生源地通常是指毕业生高考前的户籍所在地,一般与父母户口所在地相同。
填写格式:
对于生源地在区、县一级的学生,填写格式为“XX省XX市XX区”或“XX省XX市XX县”。
对于生源地在县级市的学生,填写格式为“XX省XX市XX市”,例如“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
如果毕业生在高中毕业、大学录取之前有户口迁移,生源地应以参加高考时填写的户口所在地为准。
学校地址填写
首先填写学校的省市名称,确保准确无误。
接下来填写学校的全称,如“浙江大学”或“上海交通大学”等,不要简写。
家庭地址填写
提供详尽的家庭住址,包括省份、城市、区县、街道以及具体的门牌号码,例如:“XX省XX市XX区XX街道XX号”。
通讯地址应确保与之前填写的“现有家庭详细住址”相吻合。
毕业去向填写
毕业去向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填写,已经就业的可以选择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升学和自由职业。
如果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就业单位,可以填自己想去的单位或目标单位。
档案接收地址填写
如果签约的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可以直接接收档案,则需要在《就业协议书》的档案接收详细地址一栏填写详细地址+单位名称+具体接收部门。
如果签约的单位无法直接接收档案,则需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或其他公共服务机构来接收档案,此时也需要填写相应的接收地址。
建议:
在填写毕业就业地时,务必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地址错误导致档案无法寄出或接收。
如果户口在高中毕业前有迁移,应以高考时的户口所在地为生源地。
对于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以暂时填写“待业”或“自由职业”,以便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