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解约就业协议的一般流程如下:
与录用公司人力资源部沟通
确认办理解约的风险以及办理解约手续需多长时间。
与学校就业指导处沟通
确认需要什么证明文件及新协议书下发的时间,以便考虑解约后新公司愿不愿意等,否则会一失两空。大多数学校都会有要求,协议书办理需要较长时间,需要学生充分考虑,慎重签约。
向公司提出解出协议申请
按协议签订时约定内容办理解约,如需缴违约金,则一定注意要公司开具相关收据或票据,并且公司要有书面的解约通知书或解约函。
将解约函及原就业协议提交至学校就业指导处
并及时跟进就业协议下发进度,以免耽误新公司签约。
拿到新协议后核对个人信息及就业协议编号
如无问题及时与新录用公司联系签约。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请解约:
协商解约:
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达成解约协议。双方明确解约的原因、时间等细节,签订解约合同。
法定解约: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情形,劳动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解除就业协议,并通知用人单位。
支付违约金:
若就业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解约方需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等法定限额。
在解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仔细查看就业协议中关于解约的相关条款,了解解约的条件和程序。
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文件,如原签约单位的书面同意解约函、新单位同意接收的函、本人要求违约的书面申请等。
遵循学校的程序和规定,及时提交所有材料并跟进进度。
建议:
在解约前,务必仔细阅读就业协议中的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尽量与用人单位和学校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解约过程顺利。
如果解约过程中涉及违约金,务必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并保留相关凭证。
及时跟进学校的审批进度,以免影响新单位的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