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签订就业协议的流程如下:
签署就业协议书的基本程序
毕业生确定取得用人单位的接收意向。
毕业生到所在学院领取“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并请用人单位填写清楚“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上的相关内容,包括户口、档案的详细地址和邮编。
毕业生到所在学院签署就业协议。
毕业生到就业指导中心最终签署就业协议书,高新技术企业应提交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
学校签署完就业协议书之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就业协议,由毕业生负责把单位一方的就业协议书转交用人单位;学校的一份留在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毕业生户口转移和档案递转的依据。
签约的一般程序
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领取就业协议书。
先由毕业生、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再交给学校,学校签字后协议书生效。
一般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定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书的内容十分必要,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内容。
签订三方协议
央国企在录用应届生时,若应届生尚未取得最高学历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通常会签订三方协议。此协议虽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力,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学校向学生新工作单位移交档案和组织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在学生正式入职前,给予学生一定就业保障的过渡性措施。
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签订流程中,审查新员工的主体资格非常重要,包括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并核实个人资料的准确性。
劳动合同应在新员工报到当日签订,最迟不得超过5日,并且需要签订《保密协议》、《个人信息授权书》,如入职员工需要培训的,还需签订《员工培训协议》。
劳动合同签订流程中,禁止空白合同、协议盖章,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确保国企与毕业生签订规范、有效的就业协议,为双方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和权利义务。建议在实际签订过程中,各方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协议内容,确保所有条款的明确性和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