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业后工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连续计算法
如果职工在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合并计算法
对于因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可以将间断前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例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例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约17摄氏度)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约38摄氏度)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破产企业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的人员
其原在国有企业的工龄及再就业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但在重新就业的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原单位的工作年限不计算为新单位的工作年限。
下岗失业人员
离开企业时,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仍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继续保留。由企业招用再就业的,应由新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规定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精简、退职和被辞退职工
被精简、退职或被辞退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其被精简、退职前的工作时间和再次参加工作后的工作时间,原则上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非本人原因调换工作单位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中途离职后再入职
员工中途离职后再入职之后连续工龄按照员工从重新入职之日起开始计算,而员工的累计工龄按照员工开始工作时进行累积计算。
综上所述,再就业后的工龄计算主要依据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可以采用连续计算、合并计算、折算计算等方法。建议职工在再就业时,咨询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具体的政策和计算方法,以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