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是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因疏忽大意而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具体经过如下:
关羽北伐樊城:
关羽在公元219年水淹七军,夺取荆州后,决定趁机进攻樊城。他留下重兵防范东吴,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出征樊城。
东吴的偷袭:
孙权得知关羽北伐樊城的消息后,决定趁机袭击荆州。他采纳了司马懿的计策,许诺将江南的土地封给孙权,以此作为条件让孙权从后方袭击关羽。
吕蒙的偷袭:
孙权任命吕蒙为大将,率军化装成商人,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毫无防备,迅速占领了荆州。
荆州的沦陷:
吕蒙进一步诱降了驻守公安的蜀将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糜芳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荆州。
关羽的败走:
关羽在得知荆州失陷后,被迫撤退,最终在麦城被吴军俘虏并杀害。
教训:这个典故现在用来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提醒人们不要骄傲轻敌,要时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