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其中,“修身必先正其心”是《大学》中非常核心的观点之一。
《大学》中的相关原文
在《大学》的“三纲领”和“八目”中,有明确的论述关于修身与正心的关系:
“三纲领”中,提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其中“修身”是这一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目”中,更是详细列出了从“格物”到“平天下”的步骤,其中“正心”位于“修身”之前,表明要先正心,然后才能修身。
具体内容摘录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总结
综上所述,“修身必先正其心”这句话明确出自《大学》,并且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的重要原则。它强调了心态对于修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修养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