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忍”的成语和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忍辱负重
解释:忍受屈辱,承担重任。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声吞气忍
解释:形容受了气勉强忍耐,不敢出声抗争。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
坚忍不拔
解释: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忍俊不禁
解释:忍不住发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公子虽愧恨,终不能忘情于山水之间。后闻女死,怅怅如失。”
忍气吞声
解释:受了委屈或冤枉,却不说出来,默默承受。
出处:《红楼梦》第三四回:“这会子也该睡了,我明儿回了太太,打发人去接你。”宝玉听说,便忙进来。看见湘云睡起有些不自在,便走到黛玉身边说道:‘你不觉凉,还不脱了宝玉?你只管穿着这身单衣服。’紫鹃忙走过来将宝玉给黛玉脱下来。一面说道:‘姑娘只保重身子要紧。若再着了凉,可怎么好?’宝玉又叫丫头们将那件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披在湘云身上。贾母笑道:‘好一对鸳鸯儿!’众人都笑了。这时忽见天上一轮明月,如银盘高挂。贾母道:‘今夜月色很好,咱们出去步月如何?’宝玉忙答应着。于是众人一起出来赏月,又说又笑,好不热闹。
忍无可忍
解释:再也忍受不了,无法继续下去。
出处:《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凤姐儿见贾琏不在屋里,便起身出来,因看见小丫头手中拿着一个小玉玩着,一时兴起,要拿过来给自己玩耍。小丫头看见凤姐儿要拿,忙赶着躲开。凤姐儿笑道:‘你们躲什么?我偏要拿。’小丫头着急道:‘奶奶别生气,我这里正要给你玩耍呢。’凤姐儿道:‘给我玩耍?谁叫你偷了我的宝玉?’小丫头笑道:‘奶奶,这是宝二爷要拿的。’凤姐儿听说,便登时沉下脸来,说:‘你们两个在那里偷着玩,瞒着我呢?’小丫头听了,吓得跪在地上,求奶奶饶命。
忍辱偷生
解释: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出处:《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且再混几时,也就归去了。’说着,便要起身。小丫头忙扶住道:‘奶奶,这会子也该睡了,我明儿回了太太,打发人去接你。’宝玉听说,便忙进来。看见湘云睡起有些不自在,便走到黛玉身边说道:‘你不觉凉,还不脱了宝玉?你只管穿着这身单衣服。’紫鹃忙走过来将宝玉给黛玉脱下来。一面说道:‘姑娘只保重身子要紧。若再着了凉,可怎么好?’宝玉又叫丫头们将那件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披在湘云身上。贾母笑道:‘好一对鸳鸯儿!’众人都笑了。这时忽见天上一轮明月,如银盘高挂。贾母道:‘今夜月色很好,咱们出去步月如何?’宝玉忙答应着。于是众人一起出来赏月,又说又笑,好不热闹。
这些成语和典故都体现了“忍”字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