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包括:
登高:
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习俗,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制作成九层,象征步步高升。
赏菊: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人们会在这一天赏菊、饮菊花酒。
饮菊花酒:
古时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人们认为喝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
插茱萸:
茱萸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灾的功效,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或将其挂在家中。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辞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登高“辞青”。
放纸鸢:
重阳节天高云淡,风轻日明,适合放纸鸢,古时候人们认为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
晒秋: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会在重阳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尊老敬老:
重阳节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习惯慰问老人。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还传承了尊老敬老、祈求健康和平安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