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地管理的十项措施如下:
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规划管理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按相关规定审批。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缓议案,降低环境负荷。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
防止灰尘污染
施工现场必须设不低于2.5米的围挡,完全采用商品砼,现场不设砼搅拌站,以防止水泥砼搅拌时的灰尘。
现场内所有道路均以10cm厚砼硬化,直至市政马路,包括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等,整个现场黄土不外露,并在道路两旁种花草绿化,改善环境。
施工现场道路每天有人打扫,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洒水保持路面湿润,防止尘土飞扬。
楼层施工垃圾必须用容器装运,严禁下抛,现场设施工垃圾站,生活垃圾站。
防止大气污染
办公室冬季全部采用电暖气,坚决不用燃煤取暖。
食堂全部采用环保液化气生火做饭,取代烧煤,减少污染。
所有出入车辆,若载有粉状易飞扬物品必须进行覆盖。
严禁烧有毒有害物质,如沥青、油毡等,以防止污染大气。
防止噪声污染
土方开挖阶段,对大型开挖机械入场后有专人进行输导,禁止鸣笛,禁止多车聚集产生过强噪声,保持现场运输道路洒水降尘,保持潮湿状。
固体废弃物管理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封闭存放。
建筑垃圾必须全部清除,可直接利用的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
水体污染控制
污水的排放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执行。
绿化与美化
现场内所有道路均以10cm厚砼硬化,并在道路两旁种花草绿化,改善环境。
利用规划的施工场地,施工期间不能破坏周边未用到的区域。
综合管理与监督
企业总部安全环境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情况,项目经理定期检查“四节一环保”措施的实施进度和管理目标的推进情况。
这些措施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各个方面,从组织管理到具体的环保措施,从人员安全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旨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