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量奋斗的句子
2、⊙定意于笔,笔集成文。——(汉)王充《论衡·佚文》
3、⊙改之一字,是学问人第一精进工夫。只是要日日自己去省察。如到晚上,把一日所言所行底想想,今日哪一句话说得不是了,哪一件事做得不是了,明日便不说如此话,不做如此事了。◆便是渐渐都是向上熟境。若今日想,明日又犯,此等人活一百年,也没个长进。吃紧底是小底往大里改,短底往长里改,窄底往宽里改,躁底往静里改,轻底往重里改,虚底往实里改,摇荡底往坚固里改,龌龉底往光明里改,没耳性底往有耳性里改。如此去读书行事,只有益,决无损,久久自觉受用。◆傅山:《傅山诗文选注·改之一字》
4、⊙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5、⊙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释义:伏在马厩里的骏马时刻都有疾驰千里的志向,疾病在身的天鹅始终都有直冲云霄的雄心。——(明)张居正《慰刘生卧痛苦吟》
6、⊙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曾子:《大学》
7、⊙俺也曾,洒了几点国民泪;俺也曾,受了几日文明气;俺也曾,拔了一段杀人机,代同胞愿把头颅碎。俺本是如来座下现身说法的金光游戏,为什么有这儿女妻奴迷?俺真三昧,到于今始悟通天地。走遍天涯,哭遍天涯,愿寻着一个同声气。拿鼓板儿,弦索儿,在亚洲大陆清凉山下,唱几曲文明戏。◆陈天华:《猛回头·序》
8、⊙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释义: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对人,人也怎样对你。——《孟子·梁惠王下》
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老子·四十四章》
10、⊙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口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11、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一】
12、⊙遂告之日:学校者,所以明道设教之地也。道非任人所独得,非有愚智、远迩,古今之间,学则至焉。不能以圣人之学立身,弃其身者也;不能以圣人之治治民,弃其民者也。弃身者殃,弃民者亡。故立身莫先于学,治民莫先于兴学。◆揭侯斯:《揭侯斯全集·广州增城县学记》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14、⊙富非圣所却,贫乃士之常,华屋非不美,环堵庸何伤?多方戒舞智,善闭靡不彰。舞智向愚者,弄偶于偶场,偶自不知弄,尔弄何所偿?舞智向智者,譬以光照光,彼光不受照,尔照何由抱?舞智两不售,不舞两不妨,请君听予言,作善降百祥。◆徐谓:《徐谓集·戒舞智》
15、⊙金玉难捐,土石易舍,学道之士,遇微言妙行,慎勿执之,是可为而不可执,若执之者,则腹心之疾,无药可疗。◆关尹:《关尹子·丸药篇》
1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老子:《老子·三十六章》
17、⊙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18、⊙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9、⊙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唐)李端《闺情》
20、⊙人之所以为人,血气成之,缓急、刚柔、静躁、宽猛、毗阴毗阳,各有所偏,虽性行高美之贤,未有能免之者也。孟子曰:“伯益隘,柳下惠不恭。”孔子曰:“求也退,由也兼人。”又日:“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以此诸言,未能中和也。张南轩谓晦庵气质英迈刚明,未免偏隘。若朱子于唐仲友之事,疾恶太严,所谓偏隘也。范文正之高节远志,而与魏公事,拂袖而去,所谓激也。谢上蔡二十年绝欲,陆子静直明本心,而朱子谓其气质用事,尚须磨砻,去圭角,浸润见光精。又谓看来人全是气质,以此知气质之害乎,为圣者所难也。◆康有为:《康有为全集》
21、⊙宁有瑕而为玉,毋似玉而为石。一(明)张居正《辛未会试录序》
22、⊙文以行立,行以文传。释义:文章靠作者的品行才能立足,而作者的品行也是靠文章来传播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23、⊙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释义:推举人才,对内不避开亲属,对外不避开仇家。一《礼记·儒行》
24、⊙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25、⊙邪气入内,正色乃衰。◆管仲:《管子·形势第二》
26、⊙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释义: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孔子家语·六本》
27、⊙若以名所亲之名,名天下之人,则天下之人皆所亲矣。若以熟所亲之熟,熟天下之人,则天下之人皆所亲矣。胡谓情所专耶?夫无所孝慈者,孝慈天下;有所孝慈者,孝慈一家。一家之孝慈未弊,则以情相苦,而孝慈反为累矣。弊则伪,伪则父子兄弟将有嫌怨者矣。◆《无能子·质妄第五》
28、⊙日:“圣人之情见乎辞。”出口为言,集札为文。文辞设施,实情敷烈。夫文德,世服也。究书为文,实行为德,著文于衣为服。故日:德弥盛者,文弥褥;德弥彰者,人弥明。大人德广,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物以文为表,人以文为基。◆王充:《论衡·书解》
29、⊙语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以圣人贵夜行,游乎人之所不知也:虽然,人知实难,已知何害,目中无照乘摩尼,又何以夜行而不踬乎?子舆赞舜明察并举,盖非明不能察,非察不显明。◆冯梦龙:《冯梦龙诗文集·察智部总叙》
3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释义:一个人如果能爱别人,别人将永远爱他;如果能尊敬别人,别人将永远尊敬他。一《孟子·离娄下》
3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3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释义:男子汉何不手提战刀,去收复那五十州失地。——(唐)李贺《南园》
33、⊙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庄周:《庄子·人间世》
3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况:《荀子·劝学》
35、⊙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刘邦《大风歌》
36、⊙我之恶恶虽严,然非实察其心术之微,则不敢有恶也。纵己恶其人,苟其人或又出半言之善焉,或又有片行之当焉,则我之旧怨尽除,而亲爱又随之矣。若其人果贤,则初未尝不称道其贤,而欲其亟用之也。何也?天之生才实难,故我心唯恐其才不得用也,曷敢怨也。是以人虽怨我,而欲害我报我者终少,以我心之直故也。◆李贽:《焚书·人物》
37、⊙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释义: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就是自己不做;要想不让人听见,最好就是自己不说。——(唐)吴就《贞观政要·公平》
38、⊙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释义:得人心的办法,最好是给人以利益;而给人以利益的办法,最好的方式是教化百姓。一《管子·五辅》
39、⊙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人。◆墨翟:《墨子·兼爱上》
40、⊙恒其道,一其志,不欺其心,斯固世之所难得也。◆柳宗元:《柳宗元集》